关于开展2025年度山东省人工智能赋能
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申报的通知
各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、相关企事业单位: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山东省教育信息化“十四五”规划》及国家教育强国战略部署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,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山东路径,山东省未来科学研究院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申报目的
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、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,围绕课程体系重构、教学模式创新、教育管理优化等关键环节,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,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改革方案和典型案例,为山东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。
二、参考选题方向
申报人员根据课题研究方向,自拟课题名称申报。
(一)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
1.基于大模型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发(如人工智能+医学、人工智能+工程等跨学科课程)
2.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场所构建与应用
3.人工智能伦理与安全课程模块设计
(二)教学模式创新
1.人工智能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
2.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
3.大模型支持的智能辅导与学情分析系统开发
(三)教育管理智能化
1.高校治理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
2.基于AI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构建
3.教育资源智能配置与共享机制探索
(四)教师能力提升
1.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体系建设
2.跨学科教学团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
3.人工智能工具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
(五)产教融合与应用生态
1.校企联合开发“岗课赛证”一体化课程
2.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的商业价值转化路径
3.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共建机制研究
三、申报要求
(一)申报主体
1. 山东省内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及具有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案例的企业,鼓励校企联合申报。
2. 联合申报需明确核心单位(3所左右高校)及参与单位,核心单位需为“双高”建设高校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单位。
(二)团队结构
研究团队需包含教育学、计算机科学、产业界等跨学科成员,核心成员不超过8人。
企业参与单位需在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领域具有成功案例,近5年无失信记录。
(三)研究周期
研究周期为1年。
(四)伦理与安全
研究需符合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规,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。
四、时间安排
申报材料提交:2025年6月30日前,将《课题申报书》(一式3份)(附件1)、及《申报汇总表》(附件2)纸质版(1份)报送至山东省未来科学研究院,Word、Excel版电子版材料发送邮箱sdsde8@126.com。
五、成果推广
本课题通过结项研究成果推选参加山东省未来科学奖评选,获得相关证书,具体内容及办法另行通知。
六、联系方式
纸质版材料邮寄地址: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63号恒大帝景写字楼909办公室;联系电话:0531-66669767;收件人:山东省未来科学研究院秘书处。
七、附件下载www.sde.org.cn
1.2025年山东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申请书
2.2025年山东省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
3.通知文件PDF版
山东省未来科学研究院
2025年5月12日
|